机会成本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获取某种机会而消耗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简单的解释并不能感受到其真正的含义。原因是:机会成本的耗费是有形的,但给人的感觉是无形的。似乎机会成本的耗费是天经地义的,有没有机会都要花费。我们关心机会成本就好像我们到某旅游胜地去玩,不但要关心门票,还要关心吃、住、行一样。
我们常拿融资租赁和贷款比较谁的融资成本高?如果不把机会成本加进去的话,可能会得出一个不正确的结论。比如人们通常感觉融资租赁的融资成本比银行贷款高。出现这种认识错误的主要在于没有把机会成本考虑进去。
第一,从利率上说租赁公司的资金是从银行来的,因此融资成本一定比银行高。但从机会成本考虑就不一定了。银行贷款是以资金占用作为标的的。融多少资金,就可以算出有多大的成本。融资租赁是以租赁物件的标的为基础计算成本的,有些厂商租赁打出“零”利率的口号,实际上是一种促销手段。天下没有免费的宴席,从物件的采购上早已把利息提前纳入销售价格中去了。
第二,银行的利率比租赁公司高。因为银行的利率不能随意加减,有政策限制。租赁公司的利率可以根据双方的讨价还价来确定,有政策支持。但是,银行的政策现在也开始变化,实际上贷款利率已经是上不封顶。对于信用稍差的企业,银行贷款的利率也不会低。融资租赁因为增加了一道物权保障,也是做银行的次好项目。从利率上看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因为银行要做这种项目也要很高的利率。
第三,融资租赁项目的操作程序要比银行贷款公开的多,申办程序要简单一些,谈判各方的地位要平等一些。请客吃饭,回扣等桌下交易要少一些,成交时间要快一些。如果把提前投产带来的效益算进去,使用融资租赁的机会成本比银行贷款要小的多。
第四,融资租赁在税收上有独特的好处,是任何融资方式都得不到的。工程机械设备的客户70%以上是中小企业,他们没有雄厚的实力到银行公关,银行对小金额的融资也不感兴趣。因此在银行偿受到按揭贷款的痛苦后,停止了用这种方式给企业融资。融资租赁也就在这个时候悄然兴起。加上审批过程简单,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外,融资租赁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