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融资租赁企业经营评价要素有哪些?

  1、资本实力

  资本实力是融资租赁企业行业地位的重要指标,对其业务拓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均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资本实力强的融资租赁企业可为其业务规模扩张提供较强的资本基础,因而具备较强的业务拓展能力;此外,较强的资本实力可大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对于融资租赁企业资本实力的分析,主要关注净资产规模和实收资本两个指标。

融资租赁企业

  (1)净资产

  由于融资租赁业务具有杠杆经营的特性,为保证融资租赁企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抵御能力和损失吸收能力,监管部门通常规定融资租赁企业的业务扩张规模受制于净资产水平,因而净资产规模决定了融资租赁企业的业务拓展空间,是其业务规模增长的基础。

  (2)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是净资产的主要构成要素,作为股东实际的注资,其规模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净资产的稳定性,由于部分融资租赁企业的净资产部分存在虚增资本、明股实债等情况,单独依靠净资产规模不能完全反映企业资本实力,需要增加实收资本指标来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实收资本规模是评价融资租赁企业资本实力的关键要素。

  2、业务经营

  融资租赁企业的业务经营主要是指融资租赁资产投放情况,分析融资租赁企业的业务经营情况,可以从客户分布、行业分布和区域分布三方面予以考虑。

  (1)客户分布

  对于融资租赁企业客户分布的分析,除关注其主要客户的信用资质之外,还需重点关注客户集中度。一般来说,若融资租赁企业的客户集中度过高,则意味着风险将过于集中,单一客户出现信用风险事件对于其资本金侵蚀的程度将越大。对于金融租赁企业,银监会规定了单一客户融资集中度、单一客户关联度和集团客户关联度指标要求,即金融租赁企业对单一承租人的融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30%,对一个关联方的融资余额不得超过金融租赁企业资本净额的30%,对全部关联方的融资余额不得超过金融租赁企业资本净额的50%。目前非金融租赁企业尚没有形成硬性的监管要求,行业内企业的客户集中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2)行业分布

  在分析融资租赁企业资产投放的行业分布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业集中度和行业风险两方面因素。

  行业集中度方面,相同行业特性的承租企业在系统风险上存在较大相关性,若某一行业集中度过高,当该行业出现风险事件时,将导致融资租赁企业出现大规模不良应收融资租赁款,对其资本金和盈利能力的侵蚀将更大。与客户集中度相似,在分析行业集中度风险时同样需考虑企业股东背景情况。

  行业风险方面,承租人所处行业的信用风险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承租人的信用品质,进而影响租赁资产质量。以光伏行业为例,受2018年光伏产业政策影响,光伏行业需求迅速萎缩,光伏产业链上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行业风险有所提高,需关注投向光伏行业的租赁资产回款风险。

  (3)区域分布

  在分析融资租赁企业资产投放的区域分布中,也应综合考虑区域集中度和区域风险两方面因素。

  区域集中度方面,同一区域经营的企业面临相同的经济环境和融资环境,若区域集中度过高,那么当某一区域的经济环境或融资环境恶化时,会导致区域内承租企业的信用风险加大,并且风险相互传染的可能性增大,从而使融资租赁企业出现更大规模的不良应收租赁款。

  区域风险方面,承租人所在区域的经济环境,尤其是融资环境对于其经营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若区域经济不景气、区域内发生信用风险事件导致该区域融资环境恶化,会直接导致区域内承租人资金紧张,流动性风险加大,从而对融资租赁企业租赁资产的回收造成较大影响。

  3、融资能力

  融资租赁行业的高杠杆属性决定了外部融资对于其业务扩张的重要性。融资渠道是否畅通、稳定,是影响融资租赁企业信用品质的重要因素。在分析融资租赁企业融资渠道时,重点关注其资金来源和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方面,融资成本是企业各种融资渠道的综合反映,主要受资金来源的结构以及各资金来源成本影响,因而作为资金来源的补充指标,综合反映融资租赁企业的融资能力。评价融资成本的定量指标为综合资金成本率。

  4、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对于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有效的风险管理可降低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使融资租赁企业保持经营的相对稳定、降低盈利的波动性。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可从流动性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四个方面予以考虑。由于以上指标为定性指标,需结合企业具体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分析,因而这里不再展开分析。


分享到